党建园地
永远的丰碑之李大钊: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1913年冬,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他起草的《警告全国父老书》的通电迅速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后,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并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918年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后兼任经济学教授,参加《新青年》杂志编辑部,同时,协助北京大学学生创刊《国民》和《新潮》 。1919年,他又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在李大钊发起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建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在党的二大、三大和四大,他都当选为中央委员。
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1927年4月6日李大钊等80余人在北京被逮捕,4月28日李大钊等20位共产党员和革命者被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从容就义,时年38岁。
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内的李大钊烈士陵园墓碑上,写到: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李大钊全集》
李大钊著 《李大钊全集》编委会编
索书号:C52/2
展开全文
馆藏地:图书借阅一区(裕华校区)
《李大钊在河北》
中共河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编审委员会编
索书号:K822/21
馆藏地:历史文献中心(裕华校区)
《李大钊讲史学要论》
李大钊著
索书号:K0/273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裕华校区)
供稿人:图书馆第二党支部
排版:谢士豪 危子桐
初审:常颖聪
二审:路程
终审:赵海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