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分析员眼中的微软&LinkedIn $262亿并购

举报此文章

David Zhu

David Zhu

发布日期: 2016年6月15日

+ 关注

6月13日北京时间开始刷屏微软对LinkedIn的收购。作为观察者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笔微软创立41年来最大的一笔收购。

简单回顾微软收购LinkedIn的基本信息:

微软将以每股196元美金价格收购LinkedIn,将LinkedIn估值262亿美元企业价值(市值+债务-现金)

微软将全部用现金支付,资金来源将会是发行新债券

收购对微软股东每股净利润产生极小稀释(约为1%),并且到2019年后增厚

微软预测该交易于2018年起将产生每年价值1.5亿美金的协同效应

微软之前所公布股票回购计划将继续进行(还剩100亿美金额度)

为什么用发行债券支付收购?

微软账上明明有1000多亿美元现金,为什么借债来买LinkedIn?因为微软只有约30亿美金现金在美国本土,970亿美金在海外,而将这些资金引入美国本土会带来巨大的税务压力(美国有高达35%的回归税),因此从微软的角度来说,举债收购LinkedIn的成本更低。此前,苹果曾在2015年发行65亿美元债券,尽管苹果有1800亿美元现金在海外,而且这笔钱居然是用来分红给股东,也是刷新了美国大型企业融资的三观。但是微软的穆迪Aaa信用评级也因为本次收购受到威胁,全美国也只有强生、埃克森和微软三家公司享有如此高的评级。穆迪认为,发行债券会让微软的Debt/EBITDA提升至2倍,而微软还需要预留一部分资金完成股票回购计划,因此在债务偿还上回面临一定压力。降级有可能提高微软的债权融资成本。本次交易完成后未来的战略合作可能性较难预测,仅就交易本身做一些分析。促成一单并购最核心的要素不过三点:买家想买、卖家想卖、价格合适。还可以加一个没人找麻烦,比如任何一个项目交割之前都可能有其他竞标者的出现,或有些大并购一旦触及某国垄断法红线也会夭折。买家:微软为什么想要买?微软的核心业务是软件销售,占据微软收入的60%左右。而随着云计算的兴起,传统的On-Premise软件模式正在收到大幅冲击,越来越多的软件不再是本地安装,而是通过任意一台终端在任何可以连接到互联网安装或使用。尽管微软近年来不断提升云端SaaS的收入占比,但总共58亿美元的收入和微软整体936亿美元的收入相比仅有6.2%,占比太小。为此,微软一直在物色好的收购标的,并在2015年一度传闻计划收购云端CRM市场领军企业Salesforce,但在2015年5月,媒体曝出因Salesforce要价太高(700亿美元,对比微软开价500亿美元),微软已经中断并购洽谈。Salesforce在云端CRM拥有约20%市场份额,相比之下微软只有6%。而作价仅为Salesforce一半的LinkedIn,给了微软一个大步实行云战略的契机,也成为了微软云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卖家:LinkedIn为什么想要卖?今年2月初,LinkedIn下调了对公司未来收入和盈利预测,导致股价重挫。其核心原因,是LinkedIn的增长速度在大幅下滑。尽管过去几年中,公司一直希望业务多元化,从核心的招聘业务拓展到属于社交网络强项的广告业务,通过数据分析开拓销售Lead Generation业务(消费勘察,就是帮助卖家找到最精准的潜在买家),以及新兴市场业务等等,但LinkedIn的整体收入增长率在过去五年中不断下滑,而且在未来几年的预测当中也会持续放缓。

从LinkedIn的财务报表中可以看出,LinkedIn的广告业务(也就是报表里的Marketing Solutions)作为公司重点拓展的业务方向,15年的增长率相较14年在大幅放缓,从14年的46%下降到15年的28%,而广告业务在整体收入的占比在过去三年中也未提升。LinkedIn意识到没有很高活跃度的社交平台很难产生好的广告效益,因此广告收入也无法快速增长。

所以今年2月5日,也就是LinkedIn公布15年四季度财务数据的时候,公司股价暴跌约40%。也正是LinkedIn的股价下跌,导致公司成为了科技股当中相当具有吸引力的收购标的之一。早在今年2月22日,高盛的研究报告就将LinkedIn的“并购可能指数”从3级提升到了2级,意味着分析师认为LinkedIn有大约15-30%的可能性被收购。价格:微软262亿美元的开价是否买贵了?有关微软收购LinkedIn的新闻标题多半含有“溢价50%”的字眼,有些甚至说LinkedIn股价“暴涨50%”,看起来的确是怪吓人的,仿佛微软是个冤大头,花高价钱买了一个目前市场估值并没有那么高的公司。但其实,如果看一下过去几年LinkedIn的股价,就会发现微软是在近几年以来LinkedIn股价最低处进行的收购。仅一年多以前,LinkedIn的市值就是年收入的11倍,而在微软收购LinkedIn的新闻公布之前,LinkedIn的市值仅是年收入的5倍。

所以,很多人问LinkedIn的出售跟今年2月5日LinkedIn股价单日暴跌约40%有没有关系?答案是当然有。

在微软CEO Satya Nadella(纳德拉)和LinkedIn CEO在与彭博财经采访时,彭博记者问到“Why did you decide this, why now? And how much does the price drop have to do with it?” 而纳德拉在良好的PR培训下也巧妙地避开了最后一个有关LinkedIn股价的敏感话题。 尽管纳德拉没有正面回答LinkedIn股价暴跌后是否对收购有影响,但我们用脚趾头都能想象,如果今天的LinkedIn还是2月份暴跌以前的市值,微软收购的成本肯定会大幅上升。 在这段采访中也透露出来,微软早在今年一月份就已经与LinkedIn有过沟通,而一直到最近几个月,也就是LinkedIn股价大跌之后,双方才进入了认真的讨论环节。 所以,股价不跌,LinkedIn可能压根不会卖。 至于收购作价到底是否太贵,不是拍脑袋感叹“两百多个亿好多钱啊”,而是去合理对比微软收购价和过往同类并购的交易倍数。

根据高盛的研报来看,过去5年的互联网并购倍数基本上在6.1x NTM EV/Revenue(未来12个月的企业价值/收入)或26.9x NTM EV/EBITDA(未来12个月企业价值/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而微软收购LinkedIn的倍数大约为6.9x 2016E EV/Revenue,或25.4x 2016E EV/EBITDA。也就是说,和过去5年的行业平均值相比,微软的收购价格并不算高。 但无论历史交易估值倍数,对于战略收购来说,估值是一个可以通过战略目标来justify的事情,因为战略收购有许多协同效应无法预测,或者预测了也一定准确。并购中最核心的还是买家和卖家能够到达一个双方所有利益相关方(股东)都能够接受的数字,让买家觉得捡了便宜、卖家觉得占了便宜,交易做完皆大欢喜。

究竟谁是本次收购最大赢家?

微软收购LinkedIn的最大受益者必须是LinkedIn的现有股东(LinkedIn创始人Reid Hoffman个人净资产增加了约十亿美元),其次是服务于这次交易的投行。本次交易的顾问费可能高达1千万到2千万美金。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的债券发行可能还会产生支付给投行的4千万到6千万美金的融资费用。微软此单收购的买方顾问为摩根士丹利。据彭博财经报道,高盛在本次交易中为另外一个潜在买家的顾问,但消息来源并未透露另一买家名称。高盛曾作为顾问帮助微软完成了2014年对诺基亚以及2011年对Skype的收购。 另外受益的还有那些具有潜在收购价值的互联网公司,如Twitter,股价在微软收购LinkedIn发出后上涨3%+,而Twitter也跟LinkedIn拥有类似的困境——增长下降,股价下跌(今年跌幅达39%)。 在文章最前面提到了“没人找麻烦”是并购成功交割的必要因素,其实LinkedIn的另一天然潜在买家(甚至可以说是更好的买家)是Google。倘若Google不会半路拦截,跟微软就LinkedIn收购进入bidding war,那么Google会是Twitter最自然的战略收购者。 资本市场中的并购潮通常是有周期性的,当整个行业估值下降,拥有战略价值的公司就成为了很好的收购标的。微软对LinkedIn的收购极有可能打开互联网企业并购浪潮,让增长放缓和变现压力较大的互联网企业在被科技巨头收购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大的平台、更多的资金支持,以及最重要的,更多的时间去创造价值。 ©朱英楠David 2016 原文发布于微信公众号zyndavid

祝贺

支持

比心

有见地

有趣

评论

复制

LinkedIn

Facebook

X

分享

17

要查看或添加评论,请登录

David Zhu的更多文章

越是迷茫的打工人,越需要坚持长期主义——2020领英年度行家行业信

2020年12月8日

越是迷茫的打工人,越需要坚持长期主义——2020领英年度行家行业信

随着北京最后一片秋叶凋落,魔幻的 2020 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在我的日历台上。 作为一个求职招聘行业的创业者,我们陪着很多求职者度过了糟心的一年。…

29

北大毕业生超半数进体制,如何看待越来越多名校生进入体制内的趋势?

2020年11月24日

北大毕业生超半数进体制,如何看待越来越多名校生进入体制内的趋势?

这两天我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报告。 北京大学官方发布的一个就业报告《2019年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这份报告抽样调查了9904位北大毕业生。数据显示其中有接近50%的人选择进入体制内,基本上就是体制内外一半一半。…

12

拿到阿里、腾讯、字节年薪30万offer的简历长啥样?

2020年11月11日

拿到阿里、腾讯、字节年薪30万offer的简历长啥样?

过去这个月,我发现“打工人”梗迅速火遍全网了。 就有下面这些很有意思的吐槽: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世界上有两种最耀眼的光芒,一种是太阳,一种是打工人努力的模样!”…

22

1 条评论

实习对职业发展到底有什么用?

2020年7月31日

实习对职业发展到底有什么用?

大学生实习都会被当作廉价劳动力,端茶倒水含金量不足? 名企offer、大厂入场券能否通过实习做跳板获得? 校招失败后,还有没有可能和必要去实习? 很多同学在没有正式工作前,都不太清楚实习的意义。…

8

2 条评论

年薪30w,不限专业,入职就配苹果电脑... 最值得95后去的公司大盘点来了

2020年7月15日

年薪30w,不限专业,入职就配苹果电脑... 最值得95后去的公司大盘点来了

每年黄金求职季,我们都会收到一大波吐槽: “阿里爸爸不要我”“毕马威笔试太难了吧”“我申请宝洁,连笔试邀请都没收到..

25

大学生活一片空白的人,简历应该怎么写?

2020年6月3日

大学生活一片空白的人,简历应该怎么写?

很多职场达人在教学生写简历时都会提到“挖掘自己”。想想自己有没有发表过 80 篇豆瓣影评、看看小红书上有没有 4000 多粉丝。 这些建议都是好的,方法也没有错,但大多同学并没有这样的经历。…

10

大学毕业如何找工作?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或方法好找一些?

2020年5月28日

大学毕业如何找工作?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或方法好找一些?

20届马上要毕业了,但几乎有一半的同学都还没找到工作..

8

大学生求职,专业对口很重要吗?

2020年5月27日

大学生求职,专业对口很重要吗?

做求职行业以来,我发现90%以上的同学在选择第一份工作的时候,都会为“专业要不要对口”这件事烦恼很久。 其实不用浪费太多精力在这方面,最主要还是看行业。…

10

2 条评论

如何通过第一份工作找到人生方向

2018年8月8日

如何通过第一份工作找到人生方向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很早就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具体到要从事的职业。而另一种人,可能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摸索和试错,才能找到自己职业生涯的聚焦点。 大部分人都属于后者,包括我。…

117

7 条评论

金融危机创业,留学生意失败,我们转型成了一个 70 所名校的 NGO

2018年7月31日

金融危机创业,留学生意失败,我们转型成了一个 70 所名校的 NGO

如果有人问我哥大跟其他大学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我可能会把 “不安分” 列在第一位。因为在纽约车水马龙的街道和不夜的霓虹灯下,人很难安分。 2008 年,大二开学第二周,雷曼兄弟倒闭,金融危机爆发,2 万 5…

25

Show more

See al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