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蓝桥 搜狐城市
东北四环外,北京798,这片大名鼎鼎的文艺圣地,从名字到气质,无不脱胎于昔日神秘工厂。废旧的遗迹、斑驳的墙面、高耸的烟囱、交错的管道,入目所及都是它的宏大前传。
夹杂其中的,是数不清的画廊与别具一格的展,是多巴胺的涂鸦与风格各异的馆。古老的建筑,旺盛的绿植,独特的雕塑,利落的线条,个性的美女,摆摊的画家,历史与潮流在这里碰撞,到处都是惬意与惊喜。
这里是【烟火北京】第六期,在798暴走两万步之后,我们领略到了北京初代网红的独特魅力。
01
穿越历史
沉浸式体验工业遗迹
东北四环外,酒仙桥大山子地区,藏着北京最出名的创意文化园区798。
还没走到园区,高耸的烟囱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久坐电脑桌前的低头族,很难不为这样的高度感到兴奋,只不过颈椎会隐隐传来酸痛。
798艺术园区的烟囱。图/搜狐城市
进入园区,历史的粗犷更是扑面而来。古老的工厂、斑驳的墙面、废旧的锅炉、高耸的烟囱、交错的管道,一切的一切都让久居高楼大厦的人们感到恍惚,仿佛穿越回上个世纪。
包豪斯风格的工厂,798的潮流icon,网红打卡圣地之一。图/798官网
斑驳的墙面,里面藏着被改造成的厕所。图/搜狐城市
废旧的锅炉房,像是能吞噬万物的沉默怪兽。图/搜狐城市
旺盛的绿植与线条流畅的机器。图/搜狐城市
交错的管道连成一条空中走廊,与远处的烟囱遥相呼应。图/798官网
转角可能遇不到爱,却绝对不缺少惊喜:年代久远的火车,放在高铁时代仿佛成了儿童玩具;革命标语搭配精致婚纱,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红色浪漫;红色砖墙加上旋转楼梯,网红照片buff叠满,分分钟成为都市丽人最爱的打卡圣地。
旧时火车停在园区铁轨,时间仿佛在此定格。图/搜狐城市
复古与潮流的美妙结合。图/搜狐城市
红砖旋转楼梯,798网红打卡圣地之二。图/搜狐城市
行走在798,你绝对不会感到无聊。它就像老工业区开出的一朵花,隔着数十年的漫长时光,向我们展现一段鲜活的历史记忆。
02
代号往事
从神秘工厂到创意园区
高楼大厦千篇一律,798却是超凡脱俗。这个鼎鼎有名的文化创意园区,从名字到气质,都脱胎于昔日的神秘工厂。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无线电工业基础极其薄弱。为改变当时现状,1951年,国家决定在北京建立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718厂),位置就在如今的酒仙桥地区。718厂由民主德国援建,很多厂房都有浓浓的“包豪斯风格”,锯齿形屋顶、高大的室内空间,更能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
1957年,718厂包豪斯风格的锯齿形屋顶厂房。图/北京日报
“7”字打头的工厂代号,意味着这里曾是中国最保密的工厂之一。新中国的第一只真空管、第一个集成电路、第一台计算机、第一台电话交换机等等,都诞生于酒仙桥电子工业基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许多重要元件,就出自718厂区。
如今名声在外的798,最初就是718厂的一个分厂。1964年,根据第四机械工业部有关文件,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分解,各分厂成为独立法人,原三分厂就定名为798厂。
上世纪80年代,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东莞电子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横空出世,798等老厂对市场变幻缺乏应有的反应,失去了创新活力,逐渐进入半停产状态,很多厂房也开始闲置。
1995年,这片工厂迎来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历史机遇。彼时,中央美术学院从王府井原址迁出,在2001年进驻花家地新校址之前,中央美术学院在附近的北京市半导体器件二厂中转办学整整6年。
中央美术学院二厂校门。图/网络
也是在这一年,央美雕塑系雕塑家隋建国接到了纪念抗战群雕的雕刻任务,需要一个大的工作空间,于是就在798厂里找了一个3000平方米的闲置仓库。任务完成后,美院老师们也没有离去,继续在这里租房搞创作。此后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来此建立工作室,798逐渐声名鹊起,昔日代号也就此流传开来。
2008年,798与长城、故宫等一起成为奥运接待场地之一,“爬长城、吃烤鸭、逛798”,成了当时的流行语。
时至如今,798依然是北京乃至全国最负盛名的文化创意园区。整体规模超过25万平方米,聚集了近百个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工作室。2023年,798共举办展览活动400多场,客流量1100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03
艺术盛宴
阳春白雪亦或下里巴人
什么是艺术?恐怕一千个人会给出一千种答案。在798其实无需执着答案,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能找到灵魂共振的伙伴。
穿梭在798的各种展馆,你可以和提香、拉斐尔跨时代交谈,也可以感受吴冠中的中式浪漫,整面墙的心经绝对能给你一点现代主义震撼,100米长的蛇形装置多盯一秒就足以致幻,看看隔壁的疯癫头像才能减轻一点精神负担。
当然,好的艺术也从不高坐云端,在798的路边,随时可能遇到一场别出心裁的视觉盛宴。画风不一但绝不无聊的厕所,是让人充满探索欲望的网红打卡点,就是内急的时候真的很容易让人升天。
禁止涂鸦的标语,不仅阻止不了创作欲望,还会成为涂鸦爱好者play的一环。
平凡的石头因文字而不朽,很难相信,这些想象出自孩子之手。
难以理解的娃娃与雕塑,也可能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视觉考验。
798从来不缺高雅,同时也扎根俗尘。闲来无事转一圈,能够会心一笑亦或激情吐槽,便不虚此行了。
04
班味退散
通透的心与自由的魂
月薪几万才能在工作日Citywalk798?这个问题其实有点肤浅。798有股独特的魔力,自动屏蔽一切和996有关的东西。
无论是闲散路人还是街头画家,都有一种打工人梦寐以求的松弛感。水瓶做枕铁皮为床的大叔,实力诠释什么叫做“躺平”。小孩哥开着mini版Cybertruck全场乱窜,丝毫不在意路人的眼光与止不住的汗。
798广场上平铺的管,天然成了羽毛球场的分界线。转身遇到的每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都可能是街舞少年梦想起航的帆。
年过60的街头画家,为了自由逃离繁重的画廊工作,入驻798已有十余年。他告诉我们,艺术于他只是一种生存工具,如今有很多人喜欢他的作品,女儿又已成为央美教师,他已别无所求。小编忙里偷闲,10多分钟后拥有了一幅颇具神韵的漫画肖像。
在这样一个艺术气息浓度超标的场所,好看的皮囊与有趣的灵魂都有可能通货膨胀。坐在路边悠闲自拍的小姐姐,是央美研究生毕业大佬。街拍大叔随机抓取的美女路人,身材堪比专业模特。头戴vision pro的大哥,旁若无人地享受黑科技的快乐。
当历史与潮流不断碰撞,798必将更加肆意、鲜活地生长。
参考资料:
[1] 798官网
[2] 老工业基地里走出“798”.北京日报
[3] “北京789艺术区”成长背后的故事.国本文化
[4] 798:一座文化地标的兴起与沉浮.新京报
原标题:《【烟火北京】北京初代网红798,从未flop的文艺圣地》
阅读原文